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东北约 10km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平均海拔在6000m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m,是云南的第一高峰。
基本简介
梅里雪山属于横断山脉,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西藏的察隅县交界处,距离昆明849公里。梅里雪山属于怒山山脉中段,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梅里雪山北与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连接,相传共有山峰有13座,称为太子十三峰。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位於东经98.6°,北纬28.4°,海拔6740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山峰。 在藏文经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高峰,均被奉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特别是主峰卡瓦格博,被一些人尊奉为“藏地八大神山之首”。
的称呼。但实际上梅里雪山所指的并不是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十三峰,而是指在太子雪山北面的一座小山脉。那座小山脉在当地被称作梅里雪山,因此山脚下的一处村庄也被称为梅丽水(或梅里石),真正的梅里雪山主峰叫做说拉曾归面布,海拔5229m。这个错误主要源于我国六七十年代的全国大地测量。当年,一支解放军测量队到了德钦,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误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雪山记作了梅里雪山,并在成图后如此标注出来。从此,太子雪山就成了梅里雪山,这个名字也彻底压过了藏传佛教八大神山之一的卡瓦格博。
地理位置
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高度为6740m,位于东经98.6°,北纬28.4°,坐落在怒山山脊的主脊线上。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云南第一高峰,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时隐时现的云海更为雪山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誉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为“藏区八大神山之一”,享誉世界。
气候
由于太子雪山的地势北高南低,河谷向南敞开,气流可以溯谷而上,受季风
的影响大,干湿季节分明,且山体高峻,又形成迥然不同的垂直气候带。4000m雪线以上的白雪群峰峭拔,云蒸霞蔚;山谷中冰川延伸数公里,蔚为壮观。较大的冰川有纽恰、斯恰、明永恰。而雪线以下,冰川两侧的山坡上覆盖着茂密的高山灌木和针叶林,郁郁葱葱,与白雪相映出鲜明的色彩。林间分布有肥沃的天然草场,竹鸡、獐子、小熊猫、马鹿和熊等动物活跃其间。
高山草甸上还盛产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梅里雪山,不仅地形复杂,气候变化更为复杂,每年夏季,山脚河谷气温可达11~29℃, 高山则为-10℃~20℃。年降水量平均为600mm,大都集中在6~8月,此期间气候极不稳定,是登山的气候禁区。
自然风光
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早在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瓦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峰下,冰斗、冰川连绵,犹如玉龙伸延,冰雪耀眼夺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现代冰川。山下的取登贡寺、衮玛顶寺是藏民朝拜神山的寺宇。每年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藏民都要前来朝拜,有浓郁的藏族习俗,是人们登临探险的旅游圣地。
梅里雪山是云南最壮观的雪山山群,数百里冗立绵延的雪岭雪峰,占去德钦县34.5%的面积。迪庆藏族人民在梅里雪山脚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迹,也将深厚的文化意蕴
赋予了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不仅有太子十三峰,还有雪山群所特有的各种雪域奇观。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碛遍布,其中的明永恰冰川可谓最壮观的冰川。此冰川从海拔5500m的地方下延至海拔2700m的森林地带,长达8km,宽至500多米,面积有73.5k㎡。此冰川号称世界上少有的低纬度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丽江葵花宝典里描述,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村落更是保存完好的原始藏族村落,值得一去。
卡瓦格博峰的南侧,还有从千米悬崖倾泻而下的雨崩瀑布,在夏季尤为神奇壮观。因其为雪水,从雪峰中倾泻,故而色纯气清;阳光照射,水蒸腾若云雾,水雾又将阳光映衬为彩虹。雨崩瀑布的水,在朝山者心中也是神圣的,他们潜心受其淋洒,求得吉祥之意。雪山的高山湖泊、茂密森林、奇花异木和各种野生动物也是雪域特有的自然之宝。高山湖泊清澄明静,在各个雪蜂之间的山涧凹地、林海中星罗棋布,且神秘莫测,若有人高呼,就有“呼风唤雨”的效应,故而路过的人几乎都敛声静气,不愿触怒神灵,完好、丰富的森林则是藏民们以佛心护持而未遭破坏的佛境。
雪山
太子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藏语“白色雪山”之意,俗称“雪山之神”。传说原是九头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领乃制敌宝珠雄师
大王格萨尔麾下一员神将,从此统领边地,福荫雪域。卡瓦格博神像常常被供奉在神坛之上,他身骑白马,手持长剑,威风凛凛,俨然一位保护神。
卡瓦格博和其周围诸峰,虽称“十三峰”,但语意是取“十三”这个藏语里的吉祥数,其实不是准确的十三个雪峰,而是较多山峰的统称。诸峰中较有名的有面茨姆峰、吉娃仁安峰、布迥松阶吾学峰、玛兵扎拉旺堆峰、粗归腊卡峰、说拉赞归面布峰。其中线条优美的面茨姆峰,意为大海神女,位于卡瓦格博峰南侧。传说中,此峰为卡瓦格博峰之妻。卡瓦格博随格萨尔王远征恶罗海国,恶罗海国想蒙蔽他们,将面茨姆假意许配给卡瓦格博,不料卡瓦格博与面茨姆互相倾心,永不分离。又有人传说面茨姆为玉龙雪山之女,虽为卡瓦格博之妻,却心念家乡,面向家乡。雪峰总有云雾缭绕,人们称其为面茨姆含羞而罩的面纱。意为“五佛之冠”的吉娃仁安峰,是并列排立的五个扁平而尖削的山峰,位于面茨姆峰北侧,海拔5770.5m。而传说为卡瓦格博和面茨姆所生的儿子的布迥松阶吾学峰,则位于五佛冠峰与卡瓦格博峰之间。卡瓦格博东北方向的守护神就指玛兵扎拉旺堆峰,又称“无敌降魔战神”(将军峰)。粗归腊卡意为圆湖上方的山峰,位于斯恰冰川的冰斗上方。
登山活动
卡瓦格博的高耸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旅游者和登山者。然而,从二十世纪初至今的历次大规模登山活动无不是以失败告终。因此,梅里雪山至今仍是处女峰。
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对主峰发起了冲击,他们从三号营地出发冲顶,上升至海拔6400m时天气突然变得恶劣只好下撤准备第二天继续冲顶。然而当晚当队员与大本营进行过最后一次语音联系后遭遇大规模雪崩,所有队员全部遇难,长眠在了卡瓦格博。部分遗体于数年后被放牧的藏民在主峰另一侧的大冰板发现。人类对雪山之神征服的尝试又一次以彻底的失败告终。从此也更让人领会到藏族同胞对人与自然关系更为真诚和深刻的理解:人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若一心与自然为敌,只意欲征服自然,则必将以灭亡告终。
现在,在梅里雪山下各个旅馆和寺庙中,常能见到藏族同胞呼吁禁止攀登雪山的倡议书,其行文简洁,话语犀利,其中却实有深意。
◆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登梅里主峰卡瓦格博失败。
◆1987年8~9月,日本上越山岳会,因连续遭遇雪崩放弃攀登。攀登路线:明永冰川路线;攀登高度:5100m。
◆1988年,美国克伦奇登山队,攀登路线:明永冰川路线,攀登高度:4350m
攀登路线:雨崩方向,攀登高度:6470m(12月28日)
◆1996年10月~12月,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第三次攀登),12月2日,日本方面预报4~6日梅里雪山有大降雪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也证实了此预报为避免再度发生91年的惨剧,队伍被迫下撤,12月8日撤营。攀登路线: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300m
上一篇:轿子雪山 下一篇:广南坝美--最后的世外桃花源 | ![]() |